当前位置: 首页> 供求信息

农业基础地位巩固 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时间:2020-09-09 03:55  浏览:1288

   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2019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主要预期目标较好实现。 
   2019年度“成绩单”表明,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这种趋势既是现实的反映,也是未来的走向;既有牢固的基础,也有条件的支撑。只要我们发挥优势,坚持新发展理念,中国经济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有基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农业基础地位巩固 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 李锁强
 
   2019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生猪保供稳价政策措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生猪存栏四季度出现止跌回升。

   一、农业基础地位巩固 种植结构调整优化
   
   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中国经济数据。2019年全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牛羊禽蛋奶实现增长。
   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比上年增长0.9%,增产594万吨,连续5年保持在65000万吨以上。
   其中,夏粮产量14160万吨,增长2.0%;早稻产量2627万吨,下降8.1%;秋粮产量49597万吨,增长1.1%。分品种看,小麦产量13359万吨,增长1.6%;玉米产量26077万吨,增长1.4%;大豆产量1810万吨,增长13.3%。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649万吨,比上年下降10.2%。
   其中,牛肉产量667万吨,增长3.6%;羊肉产量488万吨,增长2.6%;禽肉产量2239万吨,增长12.3%;禽蛋产量3309万吨,增长5.8%;牛奶产量3201万吨,增长4.1%;猪肉产量4255万吨,下降21.3%。
   2019年,各地在保障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的同时,稳步推进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工作,调减低质低效作物种植,扩大优质高效作物种植规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
   首先,农业种植结构不断优化。油菜籽、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较往年有所增加。
   其次,农业区域布局不断优化。江淮赤霉病高发区、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和西南条锈病菌源区通过休耕和轮作等措施调减冬小麦播种面积;非优势区的稻谷、玉米播种面积持续调减。
   再次,粮食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全国优质专用小麦种植比例提高,优质稻谷面积扩大。
 
 
   二、生猪存栏止跌回升
   生猪出栏减少,存栏止跌回升。受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影响,2019年全国生猪出栏54419万头,比上年减少14963万头;猪肉产量4255万吨,减少1148万吨。
   生猪存栏止跌回升。2019年四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31041万头,同比减少11776万头。但是,比三季度末增加366万头,环比增长1.2%。
   牛羊生产稳定增长。2019年全国牛肉产量667万吨,增加23万吨;羊肉产量488万吨,增加12万吨。
   家禽生产发展较快。2019年全国家禽出栏146.41亿只,比上年增加15.51亿只,增长11.9%;禽肉产量2239万吨,增加245万吨,增长12.3%;禽蛋产量3309万吨,增加181万吨,增长5.8%。
 
 
   三、粮食作物价格基本稳定
   2019年,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比上年上涨14.5%。其中,一季度下跌1.7%,二季度上涨9.1%,三季度上涨13.9%,四季度上涨28.5%。分类别看,四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呈现出“两升两降”的特点,林业产品生产者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8%,饲养动物及其产品上涨69.7%,农业产品下降1.5%,渔业产品下降0.3%。
 
 
 
 
 
 
 
 
 
CPI呈结构性上涨 PPI现小幅度下降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司长 赵茂宏
 
 
 
   2019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针对价格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特别是生猪价格大幅度上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协同发力,做好促生产、保供给、稳物价、惠民生工作,确保了价格形势的总体稳定。

   一、消费领域价格结构性上涨
   月度涨幅前低后高。2019年,CPI上涨2.9%,涨幅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比上年扩大0.8个百分点。3月份后,受到食品价格快速上涨的推动,CPI涨幅逐渐扩大,至11月份同比达到4.5%;12月份受猪肉价格回落影响,CPI环比持平,同比涨幅稳定在4.5%。
   猪肉、鲜果等价格上涨推高食品价格。2019年,食品价格上涨9.2%,涨幅比上年扩大7.4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81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的62.4%,是推高CPI涨幅的主因。食品中,肉类尤其是猪肉价格上涨较多。受非洲猪瘟疫情及周期性因素叠加影响,猪肉价格同比在连降25个月后,从2019年3月份起快速上涨,11月份涨幅高达1.1倍,全年平均上涨42.5%,影响食品价格上涨约5.04个百分点,占食品价格涨幅的一半多。2019年年末,在一系列保供稳价政策措施作用下,生猪生产出现积极变化,猪肉供给紧张状况有所缓解。
   非食品价格涨幅回落。2019年,非食品价格上涨1.4%,涨幅比上年回落0.8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09个百分点。
 
 
   二、生产领域价格低位变化
   PPI小幅度下降。2019年,PPI由上年上涨3.5%转为下降0.3%。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8%,影响PPI下降约0.57个百分点,是PPI下降的主要原因;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9%,影响PPI上涨约0.24个百分点。
   石油相关行业价格大幅度震荡。2019年,国际原油价格整体先扬后抑,国内相关行业价格随之波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月同比涨跌幅在-17.9%至10.1%之间波动,全年平均下降3.6%。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月同比涨跌幅在-12.0%至4.2%之间波动,全年平均下降3.5%。受此影响,下游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橡胶和塑料制品制造等行业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金属相关行业上下游价格走势分化。2019年,上游采矿业价格上涨,下游加工业价格下降。其他行业价格相对稳定。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