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发生大饥荒,有钱也没用。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要坚持立足国内。——习近平
曾几何时,饥饿一直是悬在中华民族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吃不饱肚子曾是几代人难以抹除的记忆。“连续几个月没见过肉,见到生肉就直接吃了起来。”多年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起他在陕北梁家河当知青时这件刻骨铭心的往事。
从梁家河到中南海,从田垄之间到庙堂之上,让13亿中国人吃饱饭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国之大事,始终是人民领袖心中紧绷的那根弦。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高质量发展之路,不仅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蓄积了厚实的心理底气。
中国人的饭碗端得从来没有如此之牢
——五年来,中国粮食产能的持续巩固,不仅是中国粮食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时刻,也是对拥有70亿人口的世界在解决粮食问题上的一次伟大贡献
回望过去五年,中国用鲜活的实践向世人谱写了一部“粮稳国安”的恢宏篇章。五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连续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主要粮食作物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肉、禽、蛋、奶、水产品供给充足,中国人的饭碗从来没有如此充盈丰实。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我国粮食产能的持续提升是在自然灾害频发、资源约束趋紧、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加剧等情况下砥砺而成的。一方面,我国粮食已经连续十余年实现增产,持续的高位运行,高点爬坡,使粮食生产的各种资源要素可挖掘潜力逐渐逼近临界点;另一方面,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粮食刚性需求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在双重压力下,粮食产能能够保持高位,着实令人振奋!
我国粮食产能的持续提升是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有力支撑。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进程中,农业发展持续向好、稳中有进,成为突出亮点,而粮食产能的持续提升更成为亮点中的亮点。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粮食问题不只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还是政治问题。历史经验显示,粮食一旦出现大的波折,将直接危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在粮食问题上不能侥幸、不能松劲。只有牢牢稳住粮食产能,我们才能从容不迫地推进我国经济的深度转型、换挡升级;只有牢牢稳住粮食产能,我们才能为新时代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争取空间和时间,提供“大后方”式的强力支撑。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中的基础,粮食安全成为中国向现代化迈进大转型时期的“定海神针”。
我国粮食产能的持续提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基石。追忆往昔,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与饥饿斗争史。吃饭问题始终是历代王朝的头等大事,也是撬动王朝兴替的根本力量。“有粮则治,无粮则乱”几乎成为中国历史演变的周期定律。粮食产能的提升曾为中华民族的生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明清年间,在薯类、玉米等外来作物传入带来的粮食丰产刺激下,中国人口结束几千万量级的长期徘徊,跨过亿级大关。从贞观之治到康乾盛世,每一个盛世的诞生,无一不是以“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为生动注脚。新中国成立以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在追求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逐步攻克了粮食短缺的历史性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五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不仅在新中国粮食发展史上前所未有,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也前所未有。粮食发展的巨大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让我们离梦想是如此之近!
我国粮食产能的持续提升是世界解决粮食问题的中国方案。发端于20多年前的“谁来养活中国人”的“布朗之问”,在国际上曾形成所谓的“中国抢粮论”。事实给予这一谬论坚决的回击。我们不仅成功地解决了自己的吃饭问题,还为世界解决粮食问题贡献出了独特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中国粮食生产的智慧正在走进东南亚、中亚、非洲等粮食短缺国家,助力他们在本国生产出更多粮食。进入新时代,中国正以愈加稳健的步伐告诉世界,中国不仅不会威胁世界粮食安全,而且是世界粮食保障的重要支撑力量。中国把自己的饭碗端得越牢,世界粮食安全的底盘才能越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粮食安全道路越走越宽广
——五年来,中国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上一直从未停歇创新的脚步,一系列兼顾当前与长远的粮食安全新机制、新举措应运而生,更加注重改革驱动、更加注重科技驱动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回望来时路,“千方百计”的伟大实践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里。但粮食“三量齐增”、生态资源亮起“红灯”、补贴政策逼近“黄线”,粮食生产面临的挑战实实在在。
审时度势,政固宜尔。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首次对新时期粮食安全战略进行了系统阐述,明确提出,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方针,坚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
——粮食产量可以一时多点少点,粮食产能必须巩固提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被写入《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要求更加注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守住战略底线,必须要守住耕地面积。18亿亩耕地的外墙不容破,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这道内墙越筑越牢,粮食生产功能区则是在内墙之内为粮食生产专门落实地块,三道防线筑起了保障粮食生产耕地面积的铜墙铁壁。
——“386199”部队的乡村,如何破解“谁来种地”的时代之问。玉米价格交由市场之手,“黄金玉米带”的种植积极性则由政策补贴之手保证,补贴政策的增量更多倾向于扶持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聚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聚焦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聚焦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政策组合拳引导构建起现代化粮食生产经营服务体系,“谁来种地”的疑惑在政策指向日益明确中渐渐有了答案。
位于北京中山公园中央的明清两代社稷坛,三层汉白玉方台之上圆台内,分置“中黄、东青、南赤、西白、北黑”这取自全国各地的“五色土”,历代王朝的执政者以祭祀“土地神”“谷物神”的方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但他们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手段将意愿转化为现实,徒留下对丰收的企盼和浩叹供后人凭吊。
而今,五谷丰登不仅是风调雨顺的自然馈赠,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鲜活事实,让我们把视野从社稷坛的“五色土”转移至广袤原野任一颜色的土壤上,感受伟大战略生根发芽的一些图景——
东北黑土地上,茫茫北大荒化身于丰收北大仓,这里展现着现代农业的宏大气魄。镜头定格在克山县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他们联合177家合作社成立了黑龙江最大的龙联农业合作社联社。轰隆的现代化大农机,先进的农业高产高效绿色集成技术,规范的农产品生产标准,覆盖在200万亩的经营土地上。
中原黄土地上,“国人厨房”这一称号标志着河南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整县制创建的一个个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基地,推行起标准化生产,良种供应、肥水管理、病虫防控、机械作业、技术指导逐渐实现统一推进。粮食生产的能力也正在转变为加工食品的优势,中国人每食用两根火腿肠,就有一根来自河南“双汇”;每两个速冻水饺,有一个来自河南“思念”;每五个汤圆,有三个来自河南“三全”。中原粮仓、国人厨房,真正是当之无愧。
继续向南,来到红土地上,三系杂交水稻从这里走出,走进了中国人的饭碗,走向了世界。“超级稻”品种从产量的“超级”不断向“高产、高效、高质”的综合指标升级,“稻田”也不再仅仅是“稻田”,“稻虾”“稻鱼”等共作种养模式,保障了人民的“粮袋子”“菜篮子”,也保证了农民的“钱袋子”。
让我们以一组数据来量化我们的伟大实践:2017年底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7.5%,比五年前提高三个百分点,科技作为粮食生产核心动力的地位更加巩固;截至2016年底,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280万个,入社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44.4%,新型经营主体串联起小农户,构建起粮食生产的职业队伍。
时光飞逝,中国进行粮食安全实践的创新脚步却从未停歇,在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的引导下,一系列新举措、新机制应运而出,更加注重改革驱动、更加注重科技驱动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粮食安全道路越走越宽广。
新形势下,实现粮食高质量发展是端稳中国饭碗的必然选择
——只有注重粮食生产“数量”“质量”“能力”协同发展,才能将中国人的饭碗打造成摔不碎、打不破、捶不扁、压不坏、铜铸铁打的“硬饭碗”
中国国家博物馆存放着一座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后母戊鼎。“鼎,三足两耳,五味之宝器也。”从最初百姓日用的饮食之具到政权象征的国之重器,“鼎”字内涵演变的背后,折射出的正是“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的深刻道理,也象征着粮食与政权的深远联系。
新时代,粮食安全问题形势错综复杂,依然不能忽视轻视,中国人要确保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并且摔不碎,也打不破、捶不扁、压不坏,必须要走粮食高质量发展之路。何为粮食高质量发展?恰如鼎之三足,虽三分而合一,粮食“数量”“质量”“能力”三者有机统一,共同构成、拱卫着粮食安全体系之“鼎”。这之中,“吃得饱”是数量问题,“吃得好”是质量问题,“不愁吃”是能力问题。回望这些年来,中国粮食安全发展的成绩和经验,粮食高质量发展的独到内涵已经初见端倪。
要坚持重农抓粮的主旋律不变,重农抓粮的内涵要不断创新和丰富。粮食问题不仅是生存问题,更是其他一切行业的基础。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只能靠自己。我们决不能因为当前粮食的连年丰收,就简单地认为今后粮食安全可以高枕无忧;决不能因为国际市场粮价比国内便宜,就简单以为可以靠买粮吃过日子;决不能因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简单地压缩粮食生产。重农抓粮的劲只能鼓不能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弦必须时刻绷紧。我们要积极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积极建立新的粮食安全观,从“单一安全”向“全链条安全”拓展,从“产量安全”向“生态安全”拓展,从“消极安全”向“积极安全”拓展,从“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拓展,妥善处理好粮食供给与需求、国内与全球、政府与市场、安全与效益四方面矛盾,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要坚持粮食稳产为基础,协同处理好数量、质量、产能之间的关系。要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牢端得稳,“确保产能”是关键。近年来,随着我国粮食生产资源约束力日益增强,我国改变了过去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增产量的做法,转而走向依靠科技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的新方式,探索出新时代粮食安全战略的新道路,更加体现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道路自信和实践自信,从而确保我们任何时候都能产得出、供得上。巩固和提升产能,一方面我们通过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持续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实现“藏粮于地”;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强化科技支撑、走提高单产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突出高产高效绿色技术集成推广,给农业和粮食插上科技的翅膀,实现“藏粮于技”。
要理顺粮食生产结构,使不同品种间搭配更加合理,跟上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的需求。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数量上看,玉米阶段性供大于求、小麦和水稻供求基本平衡;从质量上看,优质小麦和优质水稻的比例仍需提高;从布局上看,玉米和水稻生产应退出非优势区更加向优势区集中。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粮食需求将进一步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要求食品种类更加丰富,营养性进一步加强,对粮食品种质量提出新的要求。以往注重数量增加、一“俊”遮百“丑”的时代已经过去,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品牌升级,恰恰需要保持“俊”、扮靓“丑”、补短板。我们要积极推动粮食产业体系由“传统”向“现代”升级,在发挥“国家队”收粮和售粮主力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打造国际化“大粮商”,走粮食品牌化之路。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进入新时代,我们在解决13亿中国人吃饭问题上不断书写鸿篇、创造历史,走出了一条适应中国国情农情的粮食安全发展之路。如今,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我们惟有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新粮食安全观为指引,努力推动粮食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才能将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捧得更稳。